close

IMG_5338  

(圖:有時候會想,我們對懶懶小秘的好,好像上帝對慢慢秘氏的好;牠只要健康快樂、撒撒嬌,我們就開心就給罐頭吃;如同上帝對秘氏,有許多缺點沒關係,只要心善意念正確,祂也會毫不猶豫地看顧我們。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連日颯雨,窗外無時無刻喧鬧譁然,雨聲滴滴答答,心都滿了,然而,當水霧一止,天地澄明,季節似乎換了一套衣服,顯出秋色的靜涼,煩躁也逐漸沉落地表。

 

這雨,彷彿是近日秘氏劇情的節奏。窗外雨落得激情時,剛好有一團團人們跟我們踴躍的談論想法、未來。我想是展店效益致使的吧。南秘氏開不到兩個月即火紅如星,成為炙熱景點,速度之快,超越當初所預料,讓觀察者驚訝不已,因此有人開始對秘氏的經營想法有興趣。

 

這幾年,相聊經營想法的人們,大多一碰頭便問:「你們開店成本多少?現在回收了嗎?」這次也一樣,還多了幾個新問題,例如:「你們算過一天要有多少收入才不虧本嗎?」等,全部都圍繞在財務上面,開一家店難道沒有更重要的元素嗎?

 

不消說,這些問題著實令人氣餒!讓我們理性的頭腦先想一想吧:咖啡館如此繁多,原物料如此昂貴,房租更不用說,人事成本又一年比一年高,消費者也一天比一天需要創意刺激,在這樣的情況下,會想藉咖啡館賺錢的人,是否可能誤會市場?

 

關鍵的問題應該是:「為什麼想開店?」若只是賺錢,那真的不用多談了,甚至想勸對方不用再費心力著眼這計畫。話也許重了些,但單欲圖利、沒有理想信念的經營態度,即便利潤成長,結構也不會健康,對人類社會不會有益處,食品安全危機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
 

如果不光為了賺錢,開間咖啡館的夢,是為想完成很內心的願望,想表達很個人的想法,想傾訴很獨特的觀念,那麼就到下一步驟思考了。

 

西方人的思緒常為「要計劃,更要試著冒險」,東方人則會說「要冒險,更要審慎計畫」,雖只是順序顛倒,實則意義與邏輯相差甚遠。我們的民族性通常太有計畫,也太會計畫,凡事計畫,避免風險。

 

可是所謂的計畫」,不就是以現有經驗值去想像未來,但在誰都不知道未來如何變化之下,這麼做,是否會將可能性鎖限在既有見識之中,無法拓展超越?況且,做一件都能預想到的事情,豈不無聊?又若,當結果沒有順著計劃前進時,能否有彈性的應變能力?

 

秘氏也曾試著去計劃,但後來發現現實有自己的生命意識,它並不受人擺布。尤其是財務上的計畫,越刻意越是不能舒服;越聚焦於錙銖得失,越不易得人和融合。老實說,我不是沒有算過秘氏一天要有多少收入才能平衡,但在算出這個數字之後,每日打烊時分,我就會用心中數字衡量今日的秘氏是否可愛。

 

沒有達到預期收入,會失落焦躁,開始恐懼明天會不會也沒客人,甚至會埋怨客人怎麼只點一杯最便宜的咖啡;若達到預期,則會下意識計算多了多少,多的錢是否足夠彌補之前所欠缺的數額?若沒多多少,秘氏也不會可愛。接著,緊張兮兮的我就會開始尋找缺失,計較人為,「明明還可以更好啊」的想法,不僅讓我滿身長刺,也扎得夥伴血流滿面。

 

這樣計畫、計算、計較也許營運會成長,但絕不是以健康的骨架成長。人的心對於利,有太多無法掌握的慾望,一旦開啟「計算」開關,平日以為可以釋懷的,直到某個關鍵時刻,往往發現自己還真難以完全釋懷,而那時,通常是崩解之日。

 

後來,我發現要跟著良心走,良心是上帝放在每人心中的一把尺,比還值得信任。良心的準則不侷限於數字上,會自然體貼各種因素,設身處地為他人想各種困難與感受。也許你會認為這太抽象了,根本不能視為一種方法論。但不可否認,這是人類最原始而敏銳的方法:用心去感受事物。

 

不得不說,在計畫之下面對成果,顯得理所當然;用良心所培育成果,卻通常令人出乎意料。

 

磨練你的感受力與觀察力,即使還沒有辦法具體化所想,卻一定嗅得到某種趨勢和氛圍:人們喜歡這家店嗎?這家店有存在價值嗎?它正在傳播擴散、正在成長嗎?

 

比起財務計畫,秘氏更重視「意象」的計畫。意象原為哲學概念,即外在事物與內心情感融合起來的想望與希望是以,我們會花很多時間了解彼此,訴說對於未來的想像,熟悉彼此的優點缺點,討論如何能夠共好、成為一個彼此支持、無懈可擊的團隊。

 

意象為主幹,營收狀況的調整為枝幹,經營還是有它的複雜性,與需要審慎的細節,然,找出正確的目的地,比如何規劃路線更重要。秘氏尚有許多不足之處,但就是因為沒做多好卻能有如今的樣貌,連自己也驚訝無語。只能推測我們的方法或許正好符合人心與趨勢,再者,上帝實在很罩我們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秘氏咖啡 的頭像
    秘氏咖啡

    的部落格---秘語心氏 chamber's talk

    秘氏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