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:這是秘氏第一次接受非旅遊生活類,而是財經報導團隊的採訪。團隊不能多頭馬車,秘氏的經營理念以子洋的觀念為主軸,他算是秘氏的先驅領導者。)
<秘氏咖啡>開店大約1年之後,較突出的風格陸續受到些許企業主、名人、同行人才、藝術相關團體的青睞,紛紛前來討論合作。多半是對方先開口詢問、釋出善意,在我們興奮的做了許多功課與討論之後,卻常因為秘氏自己的資金不足,無法成形。
<秘氏咖啡>如果是一個人的店,生活應該無虞,然而,我們初衷就是「團隊精神」,想打一場團隊戰,但這家小店無法支撐3個人的生活開銷,遑論未來。這幾年中,也許累積了感受經驗和能力,但口袋就是空空的,在口袋空空的情況下,說得再漂亮、想法再紮實,似乎仍難有下一步發展。
當時雖受挫,如今回頭看,倒是挺有意思的:書上寫要先勾起聽眾的欲望和興趣,當時我們總把優勢說在前頭,所以簡報秘氏的現況與想法時,聽的人有眼睛發亮、躍躍欲試的感覺,一旦到了金額的部分,對方的臉就平了。喔,當這款表情出現時,也就明白差不多是結束的時候了。
當然,這狀態也歸咎於秘氏誤估自己所能,抱持了對未來錯誤的想像。當初跟著商業世界的思維,想要集資開大店,一次便可以和好幾位抱有才華和夢想的年輕人合作,好像諾亞方舟一樣承載著人們,讓他們生活無虞之下更能發揮長才,進而發揮影響力。
「第一筆資金至少300萬,妥當是500萬」,那是夢做得最滿的一次,各方人才也是最到位的一次。對外且說得平安,當鏡頭轉到個人內心時,擔憂和膽怯一一冒出頭「這麼大的資金,我們真的可以嗎?」、「就算找到投資者,我們還得了錢嗎?還能像現在自在而行嗎?」
感謝上帝的懸崖勒馬,歷經一次次挫折後,開始深刻思想:秘氏必須要發展,否則團隊一定會散,可是,到底適合什麼策略方向呢?
秘氏不需向外求借的是熱情與信念所提供的勇氣,不需向外求借的是紮實經營3年多的品牌印象。調整方針之後,暫且擱下大夢,專注於我們小小的堡壘:以小資本開店為前提,租金不能高、坪數不能大,可想而知,地點會座落於較偏的地區。
正好,冷門地區恰恰可以試驗自以為的優勢:我們真的有熱情、真的勇敢?秘氏稱得上品牌嗎?還沒壯大就培養團隊是正確的嗎?一路下來的信念與堅持到底撐不撐得起現實?
2011年12月開店,2015年7月,秘氏的第二世代出現了,「台南-秘氏咖啡」,直至今日,成長得超出預期,小義和阿羅的魅力橫掃來店顧客,讓我們這秘氏第一代感到非常驕傲。
南秘氏開店之後,從一變為二,開始有人和我們聊未來的計劃,時不時會聽到「直營」與「加盟」這兩個兒詞。
該怎麼解釋呢?我覺得秘氏做的事,無法被簡單的套入現有意義框架之中。規劃未來的時候,我們不會尋求財經管理書籍,尋找可依循之途徑。反之,會先行釐清「想要什麼?想怎麼做?什麼是好玩又有意義?」實踐之後再想著要如何解釋,外界也會幫忙歸類,「你們這麼做比較像直營概念」等等的。
實驗的本質這樣是正常的:還沒整理一套理論說法前,人們會由舊有的知識系統先行理解訴說,而這正可以釐清:人們看見的秘氏,跟我們看自己的樣子,有什麼差別,由此差異再衍伸、具體化我們想表達的理念。
目前,秘氏接續實驗的概念,不是直營或加盟,而是「分植」。經分植後的樹木,有來自母樹的DNA,並奠基於母樹的根枝,繼續成長,隨著所在環境賦予的空氣、水、陽光自由生長,她會依著所屬環境與自身特性,形成獨特的個體,另一顆挺立的大樹。
「直營」是由總公司直接經營、投資、管理的縱向經營型態,零售點必須完全接受總部的指揮,屬於集權性的管理策略。分植,是由第一代秘氏與志同道合的人合作,彼此供應資本與能力,付出時間的當有其薪資,但分紅沒有高低,一律平分。
另外,由母樹取代總公司的概念,血液中有母樹的DNA、承載母樹的文化,但因分植,不須全然依循母樹的型態,反而更需要依著環境、人等,要有能力型塑獨特的營業型態、想法、概念、風格。分植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盈虧自負。例如南、北秘氏營業形態、供應的食物都不盡相同,南秘氏以小義理念方式為主,第一代秘氏則負責幫忙、給予協助,也一起承擔風險。
「加盟」是企業組織將品牌、形象、聲譽等授權給加盟主,教授Know-how、技術經驗等,並收取加盟金、保證金或權利金等當作回饋,兩者協議,以達到事業之獲利為共同的合作目標。分植,大家出資平等、獲利均分、共同承擔,不需買品牌的使用權利,重要的是彼此對於品牌文化的認同,未來目標的一致。
以上,是很簡化的差異分析,對於擁有財經管理背景的人而言,也許是小屁孩說的不成熟語言,但這確實是我們正在實驗和身體力行的方向。開店不是單是營利的工具,也是對世界發聲很好的場域平台,平台的凝聚力強、人才多元、專業度高,自然而然有能夠影響世界的力量。你有想表達的理念嗎?你有做了就會很開心的事嗎?不是商業背景出身的我,努力又笨拙的說明團隊的想法,無非希望除了空間美食之外,能讓更多人了解秘氏的心底想法,好讓我們遇到更多有志一同的人,在未來可以玩出更多夢想與意義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