_MG_2185  

圖:有時候會感受到,從商者是被台灣社會孤立的一群.......但,到底錯在哪裡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昨天晚上,接近11點,已經熄燈準備打洋的時候,有一個客人匆匆的進來,直說要喝一杯,看見阿俊在吃飯,就說不是咖啡也可以「有沒有其他不用沖煮的東西?」然後拉出靠牆桌邊的紅色椅子,將椅子轉向面吧檯,一屁股坐下。一股很不安定的感覺從他身上陣陣傳來,表情似笑非笑,分辨不出來善意惡意。東張西望,說自己剛搬過來住,一直不懂這家店有沒有營運、店裡的人看起像客人又像朋友,所以一直想來看看。隨後,沒有其他寒暄,單刀直入的問「你們房租多少?」、「樓上有沒有住戶?」,當我還在想要怎麼回答他時,子洋立即誠實以對。

 

當下我感覺真的超困窘,一方面生氣子洋大可含糊的回答他,尤其是房租,房東對我們很好,房租並不高,我不知道這樣的行情對怪異的陌生人公開,會不會造成房東困擾,尤其在這緊張不安的師大白色恐怖時期;另一方面覺得我們又沒有錯,為什麼不可以誠實以對?何況就算沒說什麼話,也依然會中招。兩種不安混雜在心裡,很難受。他坐一下子,就離開了。他離開時我已經回家,實在很想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喝完那杯咖啡?

 

到睡前,心中莫名的恐懼和難受依舊籠罩著我。就像是一個陌生人進到自己的家裡,讓我很不舒服,但卻有無法趕走他的彆扭和畏懼。畢竟<秘氏咖啡>是公開的店家,我們也不確定他的來意,說不定他真的只是單純想感受氛圍,或也許他行徑怪異,但卻是私下幫助秘氏的好心住戶(是,我是小說看太多,硬逼自己往好處想)。

 

經營店家的人對於不能選擇客人的抵抗力確實懦弱,尤其在台灣以和為貴、花錢為貴的的觀念中,店家很難有立場拒絕客人。試想,拒絕客人後,若鬧到媒體、網路上,不明白事情原委的人們會怎麼說?我想,較高比例的評論會說店家高傲誇張,畢竟客人只是令人不舒服,又沒有做出奇怪的事,「怎麼可以把人當狗拒絕入店!」屬於人天性,自我防衛式的直覺感受,這時都顯得是無稽之談。也許,這是從商者的先天弱勢。

 

然而,我覺得這份恐懼不是沒來由的,師大地區太多店家被以不合理的原由治罪搬離。我要強調,法律不代表「合理」,法律是應該持續跟隨合理的規則,不代表它隨時到位。朋友說,有天早上看到有人在拿尺丈量師大路上的店家,就連星巴克、Evansburger等在大馬路旁的店家都遭查驗。

 

不禁嘆息難到最終目的真的是「剷除所有師大店家」,用盡各種招數:巷寬不足,即用巷寬法條打壓;在大馬路上,即以製造噪音汙染等由制伏見招拆招,「以正義之名,手持法律槍械,呼喊正當論述,擊斃所有奸詐商家」,背後的原因為何,令人不寒而慄。

 

那麼,在台灣,到底商人的保障在哪裡?有次聽到經營水電行的鄰居伯伯說,「台灣人的想法:士農工商,商永遠是被人看不起的,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?」看到伯伯用盡一生心血維護他的小店面,六、七十歲還常常在太陽下扛著梯架在巷弄穿梭。他說這些話時,字裡行間凝結出一輩子的心酸。這樣用心生活的人,在台灣社會因被含糊概括在「商」中,而遭到歧視,真的很不公平!

 

我創業尚未滿一年,對「從商」的感受還不大,卻已經隱約看見台灣對商業的隱藏敵意。「商人投機又賺很多」這種想法我以前也有,總覺得他們是愛錢貪錢的一族,利潤大又不願妥協,因此不願意信任從商的人。創業後,事實好像有所落差,我體驗更多的是,從商者為了在不友善環境中保護自己,建立了重重的防衛機制,機制中滲雜某種不安、滲雜某種心酸、滲雜某種邊緣的孤單感。

 

物以類聚,也許秘氏自己和所接觸的商人都是盡心努力、為生活打拼的類別,沒見到太多視錢如命、沒良心的商人。然而,在台灣各個角落裡,又有多少是那種不顧一切賺錢得利的商人呢?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秘氏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