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:Simon為課程準備的各式各樣瓶裝水,那天早上我共測試了13種以上的水)
水質之於咖啡
猶如紙質之於繪畫,再棒的顏料畫在不適合的紙上,只是浪費
猶如硬體之於軟體,再先進的軟體,硬體不支援,只是徒勞
總之,
最近上了秘氏烘豆師Simon關於水的課程後,我才恍然大悟
「水是咖啡的載體」
再優秀的豆子,用不好的水沖煮的咖啡,都只剩「完蛋」兩個字
明明很容易理解的事
怎麼卻總是被人忽視?!
老實說,壓根兒不覺得水會是大問題
要不是Simon以不同水質沖煮同一支豆子來做實驗
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其中巨大的差別
才瞭解,
純水不一定好,顯不出咖啡的各種層次
硬水也會因著礦物質與咖啡的物理作用,變得相對苦澀難飲
(出了名不好喝的法國咖啡,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使用硬水)
有趣的是,水的性能各不相同、各有功效
有的能提升咖啡香氣、有些能增厚咖啡body、有的則能突顯咖啡尾韻
Simon憑藉多年訓練的味覺和經驗
對水性如大廚師做料理般的游刃有餘、有問必答
心裡不自覺的想:這才是真正的達人啊!
魔鬼藏在細節中
水是沖煮咖啡的最大細節
仔細想來也很合理:咖啡豆+水=咖啡
水的位置就占了大半
有心想煮咖啡的人,怎麼不重視水質呢?
我著實被教訓了一課!
還沒開店以前,我不曾意識到台灣水質的問題
然而,從聽Simon開店時就相當關切<秘氏咖啡>的水質
然後,在課堂上親自做了實驗,喝到很多因水而變化的怪味
再到,秘氏才剛換過濾器,兩個月後就馬上出現問題
才驚恐的發現,原來水不像眼中的那麼晶透清心,嗚~
(圖:正在測驗秘氏咖啡用水的品質)
為了不虧對提供頂級精品咖啡的美名
秘氏還買了測水質的機器,定期檢測以確定供應咖啡的品質
客人還驚訝的說:這不是水族館才會做的事嗎?
恩,的確,
開咖啡館要顧的細節比想像中多出許多許多
一杯好咖啡的完成
真的是一門大藝術
值得秘氏繼續學習!
貼心小提醒:
你是否曾有疑問~
為什麼同一支豆子,溫度和沖煮方式都正確,在咖啡館喝的就比較好喝,自己怎麼沖卻都仍是有雜苦味?
這時,問題可能就在於沖煮用的水囉!
咖啡館用的水通常有經過濾處理,跟一般用水不同。
當秘氏的水真的不能用時,我們會去超市買波爾水(鼻子尖尖、鬍子翹翹的那個)
因為波爾水的水質經實驗證明,最適合沖煮Simon烘焙的咖啡豆
所以,之後你也可以問問賣豆的店家,有沒有建議用什麼樣的水質沖煮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