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路和留聲機  

圖:獨特,發出的聲音才能有被聽見的魅力(秘氏店貓小秘的哥哥小路)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大病初癒的感覺真好。

 

回想只能躺在床上的那幾天,胃好痛又睡太多,雖然整個人接近要升天的恍惚狀,思緒仍一直在跑,許多零亂想法劃過腦際,忽然我就想到這個「差異化」的主題,覺得好值得分享。

 

記得那時身邊的人逐漸知道<秘氏咖啡>開張的事,朋友們陸續開了一些值得觀摩的特色咖啡店名單,或針對秘氏提供了自己的意見。我是個很沒自信的人,剛開始的時候,會一直想問朋友對<秘氏咖啡>的感覺,也想聽他們的感受,不論哪方面,聽到了覺得有理的,我會急著轉告負責的夥伴,一心想讓店裡狀態更趨完美。

 

漸漸的,我發現子洋在他的專業上,並不是一個很聽建議的人。有一次我顯得不太高興:雖然空間氛圍營造他的專業,但店是大家的,也應該尊重一下其他意見吧。他說他沒有不尊重,只是不覺得那樣的方式有比較好,而且違背了他原本的設定。他很堅持自己的創作概念。

 

「你一定是對的嗎?」我在心裡默默嗆他的次數已不可數,一直不太能釋懷他這樣的態度。那時我還是上班族,再一次記者會的討論會中,我忽然理解了: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如果每個意見都要聽真的會累死自己,最重要的是,會開始懷疑自己最初的判斷,而後漸漸遠離初衷卻不自知,最後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空殼人。

 

不相信自己的,空殼人,別人倒進什麼顏料就呈現什麼顏色,而且不斷變色。霎一那間,我接受了子洋的原則和態度。

 

東方人有種奇怪的特性,從小到大都在觀察別人、學習他人、跟人比較,很害怕別人有的東西自己沒有,「去蕪存菁」的概念深植人心。但到底什麼是「蕪」什麼是「菁」呢?如果說大家說是就是,那一項創新的概念要怎麼理解?更應該說,那麼人到底該如何創新?

 

在開店的過程中,家人常問我「有沒有去別家咖啡店看看?」、「有沒有做市場調查?」、「知不知道現在的人要什麼?」我從頭到尾只答「嗯」,實際卻沒跑多少咖啡店(一方面也沒錢…)。「有沒有去別家咖啡店看看」看了又能怎麼樣,把好的學起來?學起來後,不就又跟別人一樣了嗎?做一樣的東西,我們這種小資本打得過別人嗎?

 

「有沒有做市場調查」和「知不知道現在的人要什麼」我覺得這兩個問題其實有潛藏的謬誤,開店講求差異化,提供別人無法提供的商品才有市場,但當做足了市場調查、知道了人們現在喜歡什麼,思考方向就會自然的朝著那方面去想,會害怕遺漏別人有的東西,拼拼湊湊之後,通常面目走調。從此,開店變成在做一件「為了滿足別人的事」,而不是「為了滿足自己的事」。最後,你花了一大筆錢、花了一大筆時間,只是讓世界上再多了一間可有可無的複製品。

 

最酷的是這樣的想法竟獲得哈佛大學的行銷學教授Youngme Moon的印證!她在《哈佛最受歡迎的行銷課》一書中提到,「追求面面俱到的結果,就是和群體一起回歸平均值」,這就是為何秘氏不想聽太多意見的原因,缺乏的反而成為優勢。「也許對競爭對手『太』瞭解不一定是好事」,保有單純的念頭能結出更純粹有力的果實。「應該從消費者的觀點反觀自身」,開店不需要一直參考別人的做法、裝潢,而是從消費者的觀點,檢視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不妥善的地方。太多相似之處了,秘氏存有理念,但這本書的作者更有論述能力,很過癮,推薦大家去看!

 

再舉一個例子,為了寫「我要開店」這個專欄,其實我不太敢看其他的人對於開店的想法和論述方式。在寫完有關合夥的文章之後,有一回,忍不住偷看了一下其他人對合夥的想法,結果,呈現方式完全不一樣(某些概念有點相似),我當下就慌了,不自信的念頭又跑出來「我這點料憑什麼跟其他人一起寫文章啊」。但又及時懸崖勒馬的告訴自己,每個人經歷不同、想法不同,不要被別人影響,說出自己想分享的就好,感動與否、有用與否,只有上帝才知道。被別人影響的心,是很懦弱的。

 

追逐流行的人很難創造流行,現代人眼界越來越大、對創意的胃口也越來越大,一點點仿效的成分都會降低全體質感。當然,如果別人的意見屬於「重大的缺失」那麼就必須參考改進,而判斷的智慧就奠基在專業和歷練了。我認為原創的精義在於信任自己,不過度天馬行空、不為藝術而藝術,要能先說服自己,將眼光放在自己的夢幻憧憬中。會有那麼一天,你的夢幻將會變成別人的嚮往。

 

我相信<秘氏咖啡>如果沒有子洋的堅持和對自己專業的信任,此刻的台北街頭會少一家令人讚嘆的咖啡館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秘氏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