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圖:嘉秘試營運前的最後衝刺狀態~~~怕榻榻米弄髒,所以鋪上紙板;啊呀,左邊還放著我們睡在店裡的床鋪耶,哈哈哈阿!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後來才懂,並不是開三間店,有第一間的學習、第二間的練習,第三間就能啪搭啪搭地迅速完成。

 

反之,經驗累積的越多,資訊和眼界跟著豐富,心中目標自然會提高,每個據點有各自想實踐的理念。在過程中,我們會習慣詢問自己:秘氏資金並不優渥,倘若這一生只能玩這麼一次日式空間,該怎麼做才不會出現「當初怎麼做成這樣?看了就阿雜!」的後悔心情?

 

2011年12月開始,<秘氏咖啡>以1920’s上海租界地的中西合併、低調奢華為風格基調開始發展。經營4年準備展店的當時,客人對於「秘氏=老上海風格」的印象穩固,我們也曾疑惑:既然已經有了大家都能聯想的品牌風格,是否要以「上海」這個空間主題繼續發展下去呢?

 

好不容易有了小小成就,容易抱著成就不敢移動,就怕這個成就有了變化,自己的定位也會隨之變化。討論了一圈,直到靜下來思考初衷。對空間的感動一直都是「修舊如舊」、「因地制宜」,古亭的巷弄因著歷史脈絡累積濃厚的人文氣息,也許適合低調奢華的老上海風,然而台南的據點,與上海氛圍八竿子打不著,反而更接近香港九龍城寨的景色,那麼,秘氏依然要堅持模組化行走江湖、硬梆梆的把低調奢華突兀的塞進一個傳統市場的2樓嗎?

 

這麼做,也許能強化品牌辨識度,但,之後勒?錯置了另一種天外飛來的情境吸引觀光客嘗鮮,並不會對所選地區有任何加分作用,截斷了與當地建築歷史對話的機會,當地地貌與秘氏將會是兩條互不相干、各自發展的平行線。如此,可以想見的是,最終我們會變成「賭賭看」的心情,試試這地會不會接受我們的風格。除了限制自己的可能性之外,更可惜了這些或許可以更有作為的老空間。

 

老實說,開一間間漂漂亮亮的咖啡館並不是我們創業的初衷,我們更希望大家發現「覺得漂亮」、「覺得喜歡」的原因,這個原因包括所在街區氛圍、所選物件,絕不單單是秘氏功勞。心一橫,管他商業邏輯怎麼說,倘若始終覺得那件事情很重要,那就朝著最初最動心的目標前進吧。

 

拿橡皮擦擦掉重畫,不是尊敬街廓文化的態度,反而在不誇張、不取寵的情況下,先做功課,謹慎點綴 (畢竟老建築工法的東西,拆了就回不來了),大家不會只專注後來加上的那兩三筆,而是因此更清楚發現一整幅畫的魅力,這才是真功夫。看過的老屋件越多、走過的鄉鎮越多,我們心中就越來越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具備上述的奧妙功力,能夠藉著不用多說的空間質感,吸引人們自主性回顧這片土地曾經的故事,如果真的做到,該有多棒!

 

嘉義秘氏咖啡,是秘氏團隊第一次處理真正的老屋,坪數也是秘氏三間之最。這間房子從1928年建置,至今已達88歲高齡,結構不再是鋼筋水泥,而是以健壯的檜木支撐,搭上竹編夾泥所編織塗抹的牆。施工裝潢時,只能找尋有木樁的地方打釘子,年事已高的竹編夾泥牆撐不住釘子的侵入,會以連屑帶塊的方式迅速崩裂 (有位師傅在某個小角落就不小心崩了一個洞,好險被我們看見,趕緊請他提泥回來修補)。

 

第三間店了,速度不但無法啪啪啪,反而拖了8個月之久,在這半年多的時間,秘氏經歷了不只硬體上的困難,也有軟體和經營上的不同挑戰,開會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:「主啊~~~~~ (哭號狀XD) 」絕對是因有上帝的同在,秘氏才能一起走到今日啊。

 

嘉秘即將與大家見面 (希望下周可以試營運,很希望,但仍以粉絲頁公告為主),我們很期待,希望你/妳也會很期待!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秘氏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