鹹花生 再見  

圖:擷取自<SALT PEANUTs 鹹花生>的Facebook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一個非常關心師大生活圈的朋友,在FB貼文上短短寫下幾個字:「老牌咖啡店正式宣告全數陣亡!」然後,分享了< SALT PEANUTs 鹹花生>的暫別訊息。

深夜中,這個措手不及的圖文,讓我頓時失重,心思恍惚了一下,然後對著電腦低吼「什麼?怎麼會?!」縮著眉頭急欲找尋歇業的原因:鹹花生咖啡館+展廠,即將在2014年的4月底走入歷史。租約即將到期,房子即將被賣掉,掙扎了許久,我們也決定暫別。

看著螢幕腦,私自揣測數種可能。電影般的畫面如流水滑過,我看見挫折、猶豫、不捨和疲憊的身影,包包丟在牆角,在黑暗中往床上直倒;我聽見打烊後的會議,聽見她們和朋友討論的低沉,聽見客人哀求不要的反應。你可以說我電影小說看太多,但若是<秘氏咖啡>要從我們畫夢、扎根的地點停業,就算是遷移不是永別,我都必定心痛到底。

第一家店面,等同人們的祖厝,管他生意好不好,管他是豪宅還眷村,根就是根,在徒步慢爬的重要時刻,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
<鹹花生>不好找,還是兩個在日月潭認識的德國女生帶我去的。西方人習慣飯後喝點小酒或咖啡,記得很清楚,領路時她們反成地陪,笑得開心的跟我們介紹<鹹花生>,似乎已將其蒐集起來,成為口袋名單中的典藏。她們喜歡店裡的氣氛和咖啡,那晚我們坐了很久。

日本經濟新聞社出版的《趨勢記者的消費現象觀察》,曾指出21世紀日本消費行為時代性的變化:「現代的日本,『店』已經不只是生活必需品提供的場所而已...發現、交流、會話、歸屬感、安心、舒適等,這些形成『個性』的要素顯得特別重要。」非當事人,我沒資格評論<鹹花生>在社區鄰居間的住商爭議或租賃事宜,但我可以確定她們在師大生活圈中的地位,以及獨立音樂藝術展演的指標性。

回朔78年前,不像現在趨勢助燃,獨立咖啡館是真的要很有個性的人才會開的。個性轉為獨特的想法和需求,所以<鹹花生>不能只稱咖啡館,而是依照人的數種個性複合而成的場域,直接定義不禮貌,就像對剛認識的人貼標籤一樣的不禮貌。

物換星移,灰飛煙滅,城市景物的迅速更迭,讓我有種在家卻很不熟悉的異常感。從獨立咖啡館立林為名,到服裝飾品好逛為名,到現在因法規適合美髮相關行業的關係,這裡儼然變成髮廊戰區。這些改變讓我這個本地人有些頭暈目眩。

師大老牌的咖啡館各個離開了,如今連巷道合法的<鹹花生>也將暫別。我完全沒有「好在秘氏倖存」的感覺,反而被深層的落寞刺痛,輾轉難眠。彷彿某個部分隨著這些消失的老咖啡館一同逝去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秘氏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